經濟不景氣,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上班族薪水不漲,錢不夠用怎麼

靠領薪水,一輩子想買一間房子安身立命,都很困難。

疫情肆虐,經營環境不佳,獲利減少面臨虧損,小老關該如何自處?

遇到環境不佳,老閱的風險比員工大很多,不成功便成仁。

根據調查,有八成的人有創業夢想,但實際上,創業是件不容易的事,

要有資金、要有專業、還要有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和全職投入的時間付出

而且創業初期不但沒有固定收入,還需要固定的管銷支出

通常創業一年後,只有20%得公司能存活,創業五年後能存活的公司不到

5%所以很多人選擇採用加盟的方式,透過專業的協助,讓自己更容易在市場存活

但事實上成功的比例跟自己創業差不多,並沒有提升成功率,因為傳統的加盟方式,在現今的社會已經失去優勢,反而經營成本更高。

康樂富會員加盟連鎖系統,擁有創新的商業模式、創新的獨特商品、最低的 加盟門檻、最多的專業協助、最高的獲利制度,零管銷、輕鬆無壓力,

兼職就可經營。絕對是您在不景氣的環境當中,創富的最佳選擇!

上班族懂得求新求變,下班後兼差,人生才會有更寛廣的未來!

小老闆本業得意時找退路,懂得多角化經,本業不如意時才有出路。

幫自己的事業買一份保險,讓自己不畏懼任何環境的危機和挑戰!

人生健康需要免疫力,個人財富也需要免疫力!

康樂富幫助您擁有健康免疫力和財務免疫力,是您創業的最佳選擇!

透過我們的專業,成就您的健康與美麗。

透過我們的協助,創造您的成就與獲利。

讓每一位康樂富的會員都能健康快樂,人生精彩豐富!

是我們努力的最大目標!

想要在網路上做生意卻不知該賣什麼產品才好?

想要打造第二份被動收入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放心!康樂富都幫你想好了!

在我們團隊裡有多年網路銷售與精通知名品牌行銷的各路行銷高手,根據市場的需求

打造出多樣的熱銷產品,為您做最強大的支援後盾。

我們深知想在網路做生意,最容易遇到以下這4大問題:

1.沒有完善購物網站~煩惱要去哪找人買、沒有廣告宣傳費、沒有人代言

2.缺少客服團隊~小本經營沒錢請人、沒資源學習、平臺系統操作困難、沒錢請員工

3.找不到好商品~選不到適合的產品、沒空間囤貨、押貨成本和運費都要自己擔

4.不會設計拍照~缺乏美感怎麼拍都醜、沒錢請專業攝影和模特、不會打造品牌風格

這些問題,康樂富都幫您設想好了

首先我們的產品皆有明星代言,而且這樣的熱門產品,都是經過親自使用才會代言,品質有保障

多數人在網路賣東西先別說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找到合適的產品來販售,零零總總開銷加起來,每個月成本至少超過五十萬以上,導致還沒開始賺錢就先虧光老本。

康樂富除了擁有最強的客服團隊外

每月皆會舉辦相關說明,專業的講師與團隊都可以協助您開發客戶

甚至給您最專業的產品與行銷知識

教育訓練與說明會場場爆滿,最專業的講師群,帶領您踏入微商的世界中

我們正在尋找三種人:

1.參加過其他直銷系統,但是怎麼推廣都賺不到錢的人

2.想要從生技保健產業著手,卻不想要自己開發產品的人

3.希望找到一個好的產品推廣,為自己持續加薪的人

我們這個團隊的特點:

1. 我們擅長精細盤點團隊手中所有行銷與教育資源,將團隊夥伴旗下的生意效益最大化

2. 培訓新人不遺餘力,有問題就問到爆,我們帶著你打群架,破解微商規則、只要跟我們的團隊,就可以持續進步,不用再走冤枉路!

3. 產品品質超優,名人背書、康樂富只研發好東西、用過好用才敢賣,市場大的才推薦。

專業級講師,透過我們的訓練輔導,讓你在打造第二份被動收入的路上不再孤軍奮鬥!

想要了解產品或是相關制度馬上與我們連絡吧!

AR1VRG115VER15ECE

康利富臺南說明會-康利富投資多少錢從零開始,如何創業?九個白手起家的創業原則!送給不甘平庸的你,一旦掌握,沒錢、沒資源、沒人脈,創業照樣能成功。

原則一、先搞清楚自己是否適合創業。 康利富彰化說明會-康利富怎麼賺錢

創業是可以從零開始、白手起家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它需要極高的綜合素質,比如超人的膽量,開闊的視野,廣大的格局,等等,有的人就只適合打工上班,即便給他錢、人脈和資源,他也是不適合創業的。

原則二、一定要有遠大的夢想。 新竹團隊-康利富優勢有哪些

最初踏上創業路,很多人或許是為生活所迫,或者是為了自己那顆不安分的心,想要突破和改變,但必須儘快為自己樹立起遠大的夢想,因為如果沒有夢想,在創業維艱的這條路上,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原則三、保持超強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行。 臺中團隊-康樂富會員機制

自信是一個人力量的源泉,也是創業者從零開始、白手起家的前提,如果失去自信,像網上很多人一樣,不相信真的存在白手起家,更不相信自己能白手起家,那你就絕不可能創業成功。

原則四、有強烈的創業意願。

創業是一件與艱難險阻為伍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如果你的意願,包括賺錢的意願,成功的意願,不夠強烈。那麼,即便踏上了創業路,也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很容易就會半途而廢。

原則五、有持久的創業激情。 愛康明平臺好不好做

創業肯定是需要激情的,尤其是對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而言,激情能激發出無限潛能,幫助自己熬過無數難熬的時刻。不過,創業者不能只有短暫的激情,因為短暫的激情是不值錢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能幫你賺錢,助你成功。

原則六、有合作精神,能將團隊凝聚在一起。

對創業者而言,前期或許可以暫時靠自己一個人,但必須儘快建立起自己的創業團隊,包括尋找志同道合的合夥人,更為關鍵的是,尋找優秀的人才來輔助自己,不能長時間單打獨鬥。

原則七、能屈能伸,能進能退。

康樂富臺北說明會-康樂富有效益認證嗎對白手起家者而言,要有一種勇猛精進的創業精神,在需要放開手腳大幹一場的時候,不能畏畏縮縮、猶豫不決,但在需要隱忍和退讓的時候,也要能不爭一時,要放眼長遠和全域,否則,也是容易失敗的。

原則八、培養創新精神,將與眾不同當作一種本能。

臺北團隊-康利富適合新手投資嗎創業與創新幾乎是天生就聯繫在一起的兩個詞,凡是能創業成功、尤其是白手起家的成功者,無不具備創新精神,敢於與眾不同。創新不一定就是顛覆式的,哪怕只是細節方面非常小的創新,也能給創業者製造出巨大的商機。

史鐵生:奶奶的星星  世界給我的第一個記憶是:我躺在奶奶懷里,拼命地哭,打著挺兒,也不知道是為了什么,哭得好傷心。窗外的山墻上剝落了一塊灰皮,形狀象個難看的老頭兒。奶奶摟著我,拍著我,“噢——,噢——”地哼著。我倒更覺得委屈起來。“你聽!”奶奶忽然說:“你快聽,聽見了么……?”我愣愣地聽,不哭了,聽見了一種美妙的聲音,飄飄的、緩緩的……。是鴿哨兒?是秋風?是落葉劃過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輕輕地哼唱?直到現在我還是說不清。“噢噢——,睡覺吧,麻猴來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頂上有一片晃動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陽光。光影也那么飄飄的、緩緩的,變幻成和平的夢境,我在奶奶懷里安穩地睡熟……我是奶奶帶大的。不知有多少人當著我的面對奶奶說過:“奶奶帶起來的,長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時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頭,用小眼睛瞪那些說話的人,心想:瞧你那討厭樣兒吧!翻譯成孩子還不能掌握的語言就是:這話用你說么?  奶奶愈緊地把我摟在懷里,笑笑:“等不到那會兒喲!”仿佛已經滿足了的樣子。  “等不到哪會兒呀?”我問。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鐵蠶豆。”  我笑個沒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過我總想不好,等我掙了錢給她買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給她買什么,她都是說:“用不著花那么多錢買這個。”  奶奶最喜歡的是我給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來來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喲哎喲”的,還一個勁夸我:“小腳丫踩上去,軟軟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煩干這個,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夠漫長的。“行了吧?”我問。“再踩兩趟。”我大跨步地打了個來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趕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說:“長大了我還給您踩腰。”“喲,那還不把我踩死?”過了一會我又問:“您干嘛等不到那會兒呀?”  “老了,還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著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問了,老老實實依偎在奶奶懷里。那又是世界給我的第一個可怕的印象。  一個冬天的下午,一覺醒來,不見了奶奶,我扒著窗臺喊她,窗外是風和雪。“奶奶出門兒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總是帶著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個下午,媽媽、爸爸、鄰居們誰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來。這事大概沒人記得住了,也沒人知道我那時想到了什么。小時候,奶奶嚇唬我的最好辦法,就是說:“再不聽話,奶奶就死了!”  夏夜,滿天星斗。奶奶講的故事與眾不同,她不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熄滅了一顆星星,而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個星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變成一個星星。”  “干嘛變成星星呀?”  “給走夜道兒的人照個亮兒……”  我們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開了,各種顏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時候能吹響。奶奶用大芭蕉扇給我轟蚊子。涼涼的風,藍藍的天,閃閃的星星,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那時候我還不懂得問,是不是每個人死了都可以變成星星,都能給活著的人把路照亮。  奶奶已經死了好多年。她帶大的孫子忘不了她。盡管我現在想起她講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話,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卻時常還象孩子那樣,仰著臉,揣摸哪一顆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講的那個神話,我慢慢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燭光……奶奶是小腳兒。奶奶洗腳的時候總避開人。她避不開我,我是“奶奶的影兒”。  這有什么可看的!快著,先跟你媽玩去。  我蹲在奶奶的腳盆前不走。那雙腳真是難看,好像只有一個大腳趾和一個腳后跟。  “您疼嗎?”  “疼的時候早過去啦。”  “這會兒還疼嗎?”  “一碰著,就疼。”  我本來想摸摸她的腳,這下不敢了。我伸一個指頭,撥弄撥弄盆里的水。  “你看受罪不!”  我心疼地點點頭。  “趕明兒奶奶一喊你,你就回來,奶奶追不上你。嗯?”  我一個勁點頭,看著她那兩只腳,心里真害怕。我又看看奶奶的臉,她倒沒有疼的樣子。  “等我媽老了,腳也這樣兒了吧?”  一句話把奶奶問得哭笑不得。媽媽在外屋也忍不住地笑,過來把我拉開了。奶奶還在里屋念叨:“唉,你媽趕上了好時候,你們都趕上了好時候……”  晚上睡在奶奶身旁,我還想著這件事,想象著一個老妖婆(就像《白雪公主》里的那個老妖婆,鼻子有勾,臉是藍的),用一條又長又結實的布使勁勒奶奶的腳。  “你媽是個老妖婆!”我把頭扎在奶奶的脖子下,說。  “傻孩子,胡說什么哪?”奶奶一愣,摸摸我的頭,懷疑我是在說夢話。  “那她干嘛把您的腳弄成那樣兒呀?”  奶奶笑了,嘆口氣:“我媽那還是為我好呢。”  “好屁!”我說。平時我要是這么說話,奶奶準得生氣,這回沒有。  “要不能到了你們老史家來?”奶奶又嘆氣。  “我不姓屎!我姓方!”我喊起來。“方”是奶奶的姓。  奶奶也笑,里屋的媽媽和爸爸也笑。但不知為什么,他們都不像往常那樣笑得開心。  “到你們老史家來,跟著背黑鍋。我媽還當是到了你們老史家,能享多大福呢……”奶奶總是把“福”讀成“斧”的音。  老史家是怎么回事呢?一奶奶干嘛總是那么討厭老史家呢?反正我不姓屎,我想。  月光照在窗紙上,一個個長方格,還有海棠樹的影子。街上傳來吆喝聲,聽不清是賣什么的,總拖著長長的尾音。我看見奶奶一眨不眨地睜著眼睛想事。  “奶奶。”  “嗯?睡吧。”奶奶把手伸給我。  奶奶想什么呢?她說過,她小時候也有一雙能蹦能跳的腳。拉著奶奶的手睡覺,總能睡得香甜。我夢見奶奶也梳著兩個小“抓髻”,踢踢踏踏地跳皮筋兒,就象我們院里的惠芬三姐,兩個“抓髻”,兩只大腳片子……惠芬三姐長得特別好看。我還只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覺得她好看了。她跳皮筋的時候我總蹲在一邊看,奶奶叫我也叫不動。但惠芬三姐不怎么受理我。她不太愛理人。只有她們缺一個人抻皮筋的時候,她才想起我。我總盼著她們缺一個人。她也不愛笑,剛跳得有點高興了,她媽就又喊她去洗菜,去和面,去把她那群弟弟妹妹的衣裳洗洗。  她一聲不吭地收起皮筋,一聲不吭地去干那些活。奶奶總是夸她,夸她的時候,她也還是一聲不吭。  惠芬三姐最小的弟弟叫八子,和我同歲。他們家有八個孩子,差不多一個比一個小一歲。他們家住南屋,我們家住西屋。  院子中間,十字磚路隔開四塊土地,種了一顆梨樹和三顆海棠樹。  春天,滿院子都是白花;花落了,滿地都是花瓣。樹下也都種的花:西番蓮、草茉莉、珍珠梅、美人蕉、夜來香……全院的人都種,也不分你我。也許因為我那時還很小,總記得那些花都很高。我和八子常在花叢里鉆來鉆去。晚上,那更是捉迷藏的好地方,往茂密的花叢中一蹲,學貓叫。奶奶總愿意把我們攏到一塊,聽她說謎語:“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咳,是星星!”奶奶就會那么幾個謎語。  八子不耐煩了,又去找紙疊“子彈”;我們又鉆進花叢。“別崩著眼睛!唉……”奶奶坐在門前喊。“沒有,我們崩貓呢!”八子說。有一只外頭來的大黑貓,是我們的假想敵。“貓也別崩,好好的貓,你們別害巴它!”奶奶還在喊。我們什么都聽不見了,從前院追到后院,又嚷又叫,黑貓躥上房,逃跑了。  八子特別會玩。彈球兒他總能贏,一贏就是大半兜,好的不多,凈是大麻殼、水泡子……。他還會織逮蜻蜓的網,一逮就是一大把,每個手指縫夾兩只。他還敢一個人到城墻根去這蛐蛐,或者爬到房頂上去摘海棠。奶奶就又喊:“八子,八子!什么時候見你老實會兒!  看別摔了腰!”八子愛到我們家來,悄悄的,不讓他媽知道。奶奶總把好吃的分給我們倆——糖,一人兩塊,或者是餅干,一人兩三塊。  八子家生活困難,平時吃不到這些東西。八子媽總是抱怨,“有多少東西,也不夠我們家那幾個‘小餓浪兒’吃的。”我和八子趴在奶奶的床上,把糖嘬得咂咂地響,用紅的、藍的玻璃紙看太陽,看樹,看在院里晾衣服的惠芬三姐,我們倆得意地嘻嘻哈哈笑。“八子!別又在那兒鬧!”惠芬三姐說話總繃著臉,象個大人。八子嘴里含著糖,不敢搭茬。“沒鬧,”奶奶說:“八子難得不在房上。”其實奶奶最喜歡八子,說他忠厚。  上小學的時候,我和八子一班。記得我們入隊的時候,八子家還給他做不上一件白襯衫,奶奶就把我的兩件白襯衫分一件給八子穿。  八子高興得臉都發紅,他長那么大,一直是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穿。  臨去參加入隊儀式的早晨,奶奶又把八子叫來,給我們倆每人一塊蛋糕和兩個雞蛋。八子媽又給了我們每人一塊補花的新手絹,是她自己做的。八子媽沒日沒夜地做補花,掙點錢貼補家用。  奶奶后來也做補花,是八子媽給介紹的。一開始,八子媽不信奶奶真要做,總拖著。奶奶就總問她。  “八子媽,您給我說了嗎?”  “您真要做是怎么的?”八子媽肩上掛著一綹綹各種顏色的絲線。  “真做。”  “行,等我給您去說。”  過了好些日子,八子媽還是沒去說。奶奶就又催她。  “您抽空給我說說去呀?”  “您還真要做呀?”  “真做。”  “您可真是的,兒子兒媳婦都工作,一月一百好幾十塊,總共四口人,受這份累干么?”  “我不是缺錢用……”奶奶說。  奶奶確實不是為掙那幾個錢。奶奶有奶奶的考慮,那時我還不懂。  小時候,我一天到晚都是跟著奶奶。媽媽工作的地方很遠,尤其是冬天,她要到天挺黑挺黑的時候才能回來。爸爸在里屋看書、看報,把報紙弄得悉悉憟憟的響。奶奶坐在火爐邊給媽媽包餛飩。我在一旁跟著添亂,捏一個小面餅貼在爐壁上,什么時候掉下來就熟了。我把面粉弄得滿身全是。  “讓你別弄了,看把白面糟踏的!”奶奶撣撣我身上的面粉,給我把襖袖挽上。“那您給我包一個‘小耗子’!”  “這是餛飩,包餃子時候才能包‘小耗子’。”  可奶奶還是搟了一個餃子皮,包了一個“小耗子”。和餃子差不多,只是兩邊捏出了好多褶兒,不怎么象耗子。  “再包一只‘貓’!”  又包一只“貓”。有兩只耳朵,還有點象。  “看到時候煮不到一塊兒去,就說是你搗亂。”  “行,就說是我包的!”  奶奶氣笑了:“你要會包了,你媽還美。”  “唉——,你們都趕上了好時候,”我拉長聲音學著往常奶奶的語調:“看你媽這會兒有多美!”  奶奶常那么說。奶奶最羨慕媽媽的是,有一雙大腳,有文化,能出去工作。有時候,來了好幾個媽媽的同事,她們“唧唧嘎嘎”地笑,說個沒完,說單位里的事。我聽不懂。靠在奶奶身上直想睡覺。奶奶也未必聽得懂,可奶奶特別愛聽,坐在一個不礙事的地方,支楞著耳朵,一聲不響。媽媽她們大聲笑起來。奶奶臉上也現出迷茫的笑容,并不太清楚她們笑的是什么。“媽,咱們包餃子吧,”媽媽對奶奶說。  奶奶嚇了一跳,忙出去看火,火差點就要滅了;奶奶聽得把什么都忘了。客人們走后,奶奶的情緒一下子低落了,說:“你們刷碗、添火吧,我累了。”媽媽讓奶奶躺會兒。奶奶不躺,坐在那兒發呆。好半天,奶奶又是那句話:“唉,你們都趕上了好時候。”爸爸、媽媽都悄悄的。只有我敢在這時候接奶奶的茬:“看你媽多美,大腳片子,又有文化,單位里一大伙子人,說說笑笑多痛快。”“可不是么。我就是沒上過學。我有個表妹……”“知道,知道,”我又把話茬接過去:“你有個表妹,上過學,后來跑出去干了大事。”“可不真的?”  奶奶倒象個孩子那樣爭辯。“您表妹也吃食堂?”我這一問把爸爸、媽媽全逗樂了。奶奶有些尷尬:“六七歲討人嫌。”奶奶罵我只會這一句。不知為什么,奶奶特別羨慕別人吃食堂,說起她羨慕或崇拜的人來,最后總要說明一句:“人家也吃食堂。”  后來,五八年,街道上也辦了食堂。奶奶把家里的好多壇壇罐罐都貢獻了出去。她愿意早早地到食堂門口去等著開飯。中午,爸爸、媽媽都不回來,她叫我放了學到食堂去找她。賣飯的窗口開了,她第一個遞上飯票去:“要一個西紅柿,一個……嗯……”她把“一個”咬得特別清楚,但卻不自然;她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很驕傲似的。現在回想起來,她大概是覺得自己和那些能出去工作的人相仿了,可她畢竟又沒出去工作過。  是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那些日子,奶奶晚上總去開會,總不讓我跟著。“又不是去看戲!”奶奶說,脾氣變得很急躁。  我跟著奶奶看過不少老戲。奶奶做補花掙了錢,就請別人看戲,請八子媽,請姨奶奶,也請院里的另一個老太太,自然每次都得請我——她的“影兒”也得占一個座位。奶奶不會看戲,每次看戲之前都得請教那“另一個老太太”。那個老太太懂戲,也并非真懂,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個“名人愛好者”。什么梅蘭芳、姜妙香、袁世海、張君秋,……奶奶和我都是從她那兒得到啟蒙的。我坐在劇場的椅子上睡覺,我是為中間的十五分鐘休息來的;休息的時候小賣部賣酸梅湯,我使勁說渴,至少可以喝兩瓶。奶奶是說:“我年輕時候什么戲也沒看過。”她大約是為補上這一課來的;平時胡同里幾個老頭、老太太在一塊聊天,誰都比奶奶懂戲。奶奶什么事都要強。不過只有一回,奶奶和那個老太太是都看懂了,不是戲,是電影《祝福》。看完了,奶奶直哭,那個老太太也直哭。“那時候可不就是那么樣兒,”那個老太太說。“可不就那么樣兒,”奶奶說。兩個人的眼睛都紅紅的。  我不聲不響地跟在奶奶身后走。最慘的不是祥林嫂最后摔倒在雪地上,而是她捐了門檻,高高興興地回來的時候……奶奶后來總愛給別人講《祝福》,還是把“福”念成“斧”的音。不過她再也不愿意看那個電影了。  一天晚上,奶奶又要去開會,早早地換上了出門的衣服。坐在桌邊發愣。  媽媽把我叫過來,輕聲對奶奶說:“今天讓他跟您去吧,回來道兒挺黑的。小孩兒,沒關系。”  我高興地喊起來:“不就是去我們學校嗎?我攙您去,那條路我特熟!”  “噓——,喊什么!”媽媽給了我一巴掌。媽媽的表情挺嚴肅。  我跑去找八子,我們倆早就想晚上去一回學校了。我們學校原來是一座大廟,八子說,晚上那兒的蛐蛐準少不了。  學校有好幾層院子,有好幾棵又粗又高的老柏樹,院墻上長滿了草,紅色的灰皮脫落了很多。天還沒黑,知了在老柏樹上“伏天兒——,伏天兒——”地叫著。奶奶到緊后院去開會,囑咐我們就在前院玩。  這正合我們的心意,好玩的東西全在前院,白天被高年級同學占領的雙杠、爬桿、沙坑,這會全空著。  “八子,真是跟你媽說了?”奶奶又問。  “真說了。”  八子沖我笑。他才不用跟他媽說呢,他常常在外面玩到半夜,他媽顧不上管他。我常常為此羨慕八子。  我們先玩爬桿,我爬不過八子。又玩雙杠,一人占一頭,喊一聲“開始!”各自從雙杠上躥過去抓對方,幾個來回之后,我總是上氣不接下氣地被八子抓住。八子身體好,也跑得快。跟八子出去玩,我不用擔心挨欺負,八子打架也特別厲害。  八子的功課一般,不象惠芬三姐,惠芬三姐很用功,還是少先隊大隊委。我也是班里的學習尖子,但我至今記得,一有算術比賽,八子的成績總比我好。他就是不用功,不按時完成作業,語文總考六十幾分。小學畢業時,我考上了一所名牌中學,八子只考上了三流學校。  現在想想,八子的天資其實比我強,我純粹是靠了奶奶的督促,靠爸爸媽媽總能在課后幫我補習。誰管八子呢?  他晚上不是幫家里干活,就是跑出去瘋玩。惠芬三姐是個例外,她不聲不響地干活,又不聲不響地讀書。八子媽嫌她晚上讀書費電,她就每天早早地起來在院子里用功。六五年,惠芬三姐考上了大學。  那時候她戴上了眼鏡,更漂亮了,文質彬彬的,有學問的樣子。我真羨慕八子有這樣一個姐姐。八子卻不放在心上,總拿她的“四眼兒”開玩笑。惠芬三姐不屑于理他。八子也不太愛理惠芬三姐。  太陽落了。  “嘟——嘟嘟——”,天完全黑下來時,蛐蛐果然不少。“嘟嘟——嘟嘟嘟——”,東邊也叫,西邊也叫。我們順著聲音找,找到了一處墻根下。八子對準磚縫滋了一泡尿,一會兒,蛐蛐就蹦出來,在月光底下看得很清楚。八子很快就把蛐蛐逮住,看看,又扔了。  “老迷嘴,不開牙,”他說。  我們又找,找到一塊大石頭旁邊,蛐蛐不叫了。八子示意我別出聲,我們蹲在石頭邊靜靜地等,大氣不出。蛐蛐又叫起來,“嘟嘟嘟——”八子笑了。  “喲,我沒尿了。”  “我有!”我說。  “噓——,小點聲。沖這兒撒,對準了。”  逮到了一只好的。八子從兜里掏出一張紙,卷成紙筒,把蛐蛐裝進去。  月光真亮,透過老柏樹濃黑的枝葉,灑在院子里,斑斑點點。那么大的院子里只有我們倆。教室都是原來大廟的殿堂,這會黑森森的,靜悄悄的,有點瘆人。星星都出來了。我想起了奶奶。八子逮起蛐蛐來入迷,蹶著屁股扎在草叢里,順著墻根爬。  我對八子說:“我去看看后院有沒有蛐蛐。”  緊后院的南房里亮著燈。我悄悄地爬上石階,扒著窗臺往里看。  一排排的課桌前坐的全是老頭、老太太。我看見奶奶坐在最后排,兩只手放在膝蓋上,樣子就象個小學生。我沖她招招手。沒看見,她聽得可真用心。我直想笑。奶奶常說,她要是從小就上學,能知道好多事,說不定她早就參加了革命呢!“我說不定就從你們老史家跑出去了呢。我有個表妹,就是從婆家跑出去的,后來進了共產黨……”奶奶老是講她那個表妹,說她就是因為上過學,知道了好些事,早早地放了腳,跑出去干了大事。我又想笑了:奶奶跑起來是什么樣呢?還是用腳后跟跑嗎?……講臺上有個人在講話。講臺兩邊還坐著好幾個人。有個女的老是給他們倒水喝。  我見過奶奶的那個表妹一回,只見過一回,在一個大樓里。奶奶緊拉著我的手,在又寬又長的樓道里走,東問西問后來人家讓我們在一間屋子里等著,屋子里有好多沙發,可奶奶不讓我坐,她自己也站著。等了老半天,才來了一個女的,奶奶讓我管她叫表奶奶……講臺上的那個人講個沒完沒了。  我還從來沒有這么遠遠地望著過奶奶。她直了直腰,兩只手也沒敢離開膝頭。這下您知道上學的滋味了吧?我又在心里笑。奶奶每天晚上都抱著那本掃盲課本念,有一課是《國歌》,她老是把“吼聲”念成“孔聲”。“又是孔聲!”連我都能提醒她了。她挺難為情,聲音變小,慢慢又大起來,念到“吼聲”的時候聲音又變小,停好一陣,大概是在心里重復……就在這時候,我忽然聽清了講臺上那個人講的話:“你們過去都是地主、富農,都是靠剝削農民生活,過的都是好逸惡勞,光包不做的剝削階級生活……”  什么?!再聽。  “……地、富、反、壞、右,你們是占的前兩位。今后呢?你們還是要認真改造自己……”  我趕緊離開窗臺,站在臺階下不知該干什么,腦袋里“嗡嗡”的。  地主?奶奶也是地主?  八子來了。“嘿!看,六個!”  我應了一聲,趕緊往前院走。  “后院有嗎?你怎么啦?”  “后院沒有,咱們還上前院吧。”  “前院都沒啦!”  “那,咱們玩爬桿去吧。”我拉著八子往前院走,我怕他也聽見……奶奶拿回來一個白色的卡片。爸爸、媽媽圍在奶奶身邊看,樣子倒象是很高興。奶奶直擦眼淚。  “這回就行了,您就甭難受了,”爸爸說。  “就是說,您跟大伙都一樣了,也有選舉權了,”媽媽說。  我趴在床上不說話。這是怎么回事呀?我又不敢問。  “跟了你們老史家,唉……”奶奶又是那句話,說話的聲音也有些顫抖:“解放前我也沒過過一天舒心日子呀,比老媽子能強多少……“您可不能這么想,”媽媽說:“您過的日子再不舒心,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呀!工人、農民呢?人家過的什么日子?”  奶奶的臉騰地紅了,慌忙點頭:“我知道,我知道。我就那么一說。人家過得牛馬不如,這我都知道。”  過了一會,奶奶又對爸爸說:“你還記得給老史家扛活的劉四嗎?后來得肺病死了,剩下劉四媳婦帶著仨孩子……那時候我也是自個兒帶著你們仨。我就跟你大哥說過,真要是分了家,咱們這份兒由我作主,我就把那一畝多地給了劉四媳婦……”  “您可也別總說這事兒,”媽媽又說:“那是因為您有,不在乎那一畝多。”  奶奶愣了一會,說:“可不也是,讓我都給,我準不干。還不是剝削思想?”  “行了,”爸爸彈彈那張白卡片說:“這回您就過舒心日子吧。”  奶奶把白卡片用一條新毛巾包起來,說:“打解了放,沒什么人告訴我,我也是愛這新社會。我可不想再受你們老史家的氣……喲,這孩子八成著涼了吧?我說不帶他去……”  奶奶才發現我蔫蔫地趴在床上,忙打住話頭,哄我去睡覺。  奶奶摸摸我的頭:“不燒。準是玩累了。”  奶奶給我打來洗腳水,又摸摸我的頭:“明兒奶奶給你包餃子,扁豆餡的,愛吃嗎?”奶奶也好像高興起來了。  直到半夜我還沒睡著。我聽見奶奶總翻身,大概也沒睡著。我不敢動,我怕奶奶知道我在想什么。窗外,海棠樹的葉子輕輕地搖晃,露出幾顆星星。奶奶怎么會是地主呢?我想起過去奶奶給我講《半夜雞叫》的時候……“周扒皮就靠剝削人過日子。”奶奶說。“什么叫剝削呀?”我問。“就是光吃飯不干活兒。”“那我是嗎?”“你不是,你還小。”“那您是嗎?”……真的,奶奶那時就不說話了,是爸爸把話接了過去:“奶奶不是做補花嗎?奶奶老了,我們工作養活奶奶。”……唉,我心里亂七八糟的,一宿都沒有睡安穩。海棠樹的葉子不動了,仍然看得見那幾顆星星……有好幾年,我心里總象藏著個偷來的贓物。聽憶苦報告的時候,我又緊張又羞愧。看小說看到地主欺壓農民的時候,我心里一陣陣發慌、發問。我也不再敢唱那只歌——“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里,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過隊日時,大家一起合唱,我的聲音也小了。我不是不想唱,可我總想起奶奶,一想起奶奶,聲音就不由得變小了。奶奶要不是地主多好呵!  我是解放后出生的,但還趕上了一些舊北京的“尾巴”。大人門都說我記事早。那時候,從早到晚,走街串巷做小買賣的和耍手藝的不斷。  一清早,就有挎著笸籮賣燒餅果子的,挎著小一點的笸籮賣爛糊蕓豆的,挑著挑兒賣老豆腐的。賣爛糊蕓豆的還有一塊布,你要是多花一分錢,他就把蕓豆包在布里,給你捏成一個小蕓豆餅。奶奶有時候給我買一小碗蕓豆,但絕不讓捏成餅,說他那塊布一點都不干凈。  我就是想要一個蕓豆餅,于是哭、鬧。奶奶找來一塊干凈布,自己給我捏。我還是哭、還是鬧,說那根本不是蕓豆餅,跟賣的一點都不一樣。奶奶就說:“再不聽話,你長大了也去賣蕓豆!那個賣蕓豆的老頭兒就是從小不聽話,長大了沒出息,去賣蕓豆。笑的,也不覺著累,”奶奶說。“老了老了,沒曾想還趕上了好時候,”  奶奶說,“唉,你們生的是時候呀!我還有幾天兒?”奶奶也常流露出遺憾。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哪一顆星星是奶奶的呢?  我知道,奶奶是真心愛這新社會的。  那些星星都是死去的人變的,為了給活著的人把夜路照亮……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奶奶又戴上了一頂“帽子”,不叫地主,叫“摘帽地主”。其實和地主一樣,占黑五類之首。所不同的是,“摘帽地主”更狡猾些;一個地主,竟然能夠“摘帽”,顯見其偽裝是何等的高明,其用心是可等的險惡,對社會主義的威脅是何等的不可低估。而且這也成了“劉鄧路線”的罪行之一。  奶奶先是不能再做補花了。社會主義的工作怎么能給一個地主呢?  后來,也不能再當院里的衛生負責人了。權力當然更重要。  奶奶倒沒有哭,她嚇傻了。爸爸、媽媽也嚇傻了。好多人都嚇傻了。好多嚇傻了的人也都在做著傻事,做傻事時的樣子也都足以把別人嚇傻。  先是惠芬三姐從學校里回來,用了半天時間,把院子里的花全刨了。接著是北屋宋家幾個閨女把自己家的硬木大立柜抬到院當中,用斧子給劈了。爸爸也偷偷地燒了幾本書。奶奶整天躲在屋子里,掀開一角窗簾往外看;也不怎么做飯,頓頓下掛面。傳說垃圾站發現了好幾根金條。街道積極分子們懷疑是我們院里的人扔出去的,一是因為我們院離垃圾站近,二是因為我們院里除了八子家成份好,其余的都是黑九類。  惠芬三姐當了“紅衛兵”,一身軍裝,扎一條武裝帶,長辮子剪了,剪成了短發。說實在的,我覺得她更漂亮了。  我在學校里也想參加紅衛兵,可是我出身不是紅五類,不行。我跟著幾個紅五類的同學去抄過一個老教授的家,只是把幾個花瓶給摔碎,沒別的可抄。后來有個同學提議給老教授把頭發剪成羊頭。剪沒剪我就不知道了,來了幾個高中同學,把非紅五類出身的人全從抄家隊伍中清除出去了。我和另幾個被清除出來的同學在街上惶然地走著,走進食品店買了幾顆話梅吃,然后各自回家。  院里很亂,惠芬三姐帶了好幾個大學的紅衛兵,挨家挨戶地搜查。  象是全院大掃除,各家的東西都擺到了院子里。我們家里也都空了,爸爸、媽媽和奶奶坐在凳子上低聲說著什么,很恐怖、很警覺的樣子。  “真是沒想到,”媽媽說。  “平時看著可是挺老實的人,”奶奶說。  “您可別再這么說了,老實人會藏這些東西?”  “誰呀?藏了什么?”我問。  原來是惠芬三姐帶著人從那個最懂戲的老太太家抄出了兩箱子綢緞、一盒子金銀首飾、還有一本書,書上有蔣介石的像。  “在哪兒呢?”  “已經送走了,連東西帶人都送走了。”  我隔著窗戶往外看。又來了幾個紅衛兵,惠芬三姐正和一個挺高挺魁梧的男的說話,嗓門兒很大。她過去可從來不大聲說話的。她還說了一句“X他媽的”,從表情上看好像她并沒有那么說。也許是我聽錯了?我們學校的那些女生也都那么說了。我覺得我們男生那么說說還可以……媽媽讓我回學校去住。我上中學的時候住校。媽媽說:“這一陣子先不要回家,有什么事我去找你。”媽媽給了我三十塊錢,六十斤糧票,看來夠兩個月的伙食費了。  晚上,我蹬上我那輛破自行車回學校。我兜里第一次掖了那么多錢、那么多糧票。路上冷冷清清的。已經是秋天了。自行車軋在于黃的落葉上“嚓嚓”地響。路燈的光線很昏暗,影子從車輪下伸出來,變長,變長,又消失了。我好像一時忘記了奶奶,只想著回到學校里該怎么辦。那條路很長,全是落葉……一天,媽媽到學校來找我,對我說,要是想回家就到她的單位去,她在那兒找了一間房;奶奶已經回老家了。  “什么時候?”  “前天。”  “怎么啦?”  “沒怎么。我們怕出事,和你爸爸商量,不如先讓奶奶到老家去”。  我倒是松了一口氣。那些天聽說了好幾起打死人的事了。不過坦白地說,我松了一口氣的原因還有一個:奶奶不在了,別人也許就不會知道我是跟著奶奶長大的了。我生怕班里的紅衛兵知道了這一點,算我是地主出身。  “過些時候,我就去看你奶奶,再給她送些東西去。”媽媽說,聲音有些抖。  忘記是為了什么了,我又回了一趟家(可能是為了拿一件什么東西)。院里已經面目全非了。花沒了;地上刨得亂七八糟的,沒人管;每棵樹上都釘上了一塊語錄牌;搬來了好幾家新街坊。八子家也搬走了,聽說搬到胡同東頭的一個大院子里去了。那兒原來住著個資本家,被轟走了,空下來不少好房。我走進屋里,才又想到,奶奶走了。屋里的東西歸置得很整齊,只是落滿了灰塵。奶奶不在了。奶奶在的時候從來沒有灰塵。那個小線笸籮還在床上,里面是一綹綹彩色的絲線,是奶奶做補花用的。我一直默默地坐著。  天黑了。是陰天,沒有星星。  奶奶這會兒在哪兒呢?干什么呢?屋里沒有別人,我哭了。我想起小時候,別人對奶奶說:“奶奶帶起來的,長大了也忘不了奶奶。”奶奶笑笑說:“等不到那會兒喲!”……海棠樹的葉子落光了,沒有星星。世界好像變了個樣子。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個嚴肅的結尾,大約都是突然面對了一個嚴峻的事實,再不能睡一宿覺就把它忘掉,事后你發現,童年不復存在了。  接著是轟轟烈烈的兩三年。我時常想起奶奶。但史無前例的事太多,聽也聽不過來,想也想不過來。不斷地把人打倒,人倒不斷地明白了許多事情。打人也是為革命,罵人也是為革命,光吃不干也是為革命,橫行霸道、仗勢欺人、乃至行兇放火也是為革命。只要說是為革命,干什么就都有理。理隨即也就不值錢。  接著是上山下鄉。掄镢頭的為革命而掄镢頭,養妾選美的為革命而養妾選美;饑寒交迫的為革命而饑寒交迫,揮霍無度的為革命而無度地揮霍。革命又是為了什么呢?  我在延安插隊的時候,媽媽來信說奶奶回來了,奶奶歲數太大了,農村里沒她干的活,公社給了證明,說奶奶改造得好,態度非常老實。  奶奶又在北京落下了戶口。  七二年我也轉回了北京。那年奶奶七十歲,頭發全白了。爸爸、媽媽又都到云南干校去了,又剩了我跟奶奶。或者說是,奶奶跟著我。  我已經二十出頭了。我懂得了什么是歷史。很多事情并非是因為人怎么壞,而是因為人類還沒有弄明白那些事情為什么是壞。譬如說奶奶,她還不明白地主為什么壞,就注定是地主了。也可以說這是命運,但革命不正是為了把全人類都從那種厄運中解放出來么?  但那還是一九七二年。  我回到北京的時候是半夜。在車站坐了半宿,到家的時候天還不亮。我推推院門,院門開了。我推推屋門,門上有鎖。我一愣。院里的人還都沒起。很靜,誰家屋里傳出響亮的鼾聲。奶奶這么早上哪兒了呢?還是那四棵樹,一棵梨樹,三棵海棠,但樹葉都被蟲子咬得斑斑駁駁的。院里蓋起了好幾間小廚房,歪七扭八,灰壓壓的。  北屋門一響,宋家老頭出來了:“喲,你回來啦?你奶奶這幾天凈念叨你呢。”  “我奶奶這么早上哪兒了?”  “你沒瞧見?就在外頭掃街哪。”  我跑出院門。遠遠的晨霧中,有一個人影,用的是長把笤帚,是奶奶。后來我才知道,奶奶這么早來掃街,是為了躲過人多的時候,怕讓人看見。她現在是以一個地主的身份在掃街,在改造,不是象當年那樣是衛生負責人。  奶奶見了我可是立刻就哭了。  我把奶奶攙進屋,勸她,安慰她。我才不說“這是群眾運動,您應當理解”呢!她怎么會理解呢?多少大人物不是都不理解嗎?只是當我說到“群眾的眼睛是亮的”的時候,奶奶才不哭了,連連點頭,說街坊鄰居對她都不錯,街道積極分子對她也不錯,居委會主任還偷偷勸她別往心里去,掃起街來也得悠著點。奶奶掃街總是超額,甚至加倍。“還記得八子嗎?”奶奶問我。“當然。”我早就聽說八子這幾年在街上很出名,外號叫“八爺”,一般的流氓小偷都服他。八子沒有去插隊。“可不是嗎,唉!可是他見了我,還是管我叫奶奶。”奶奶說。這似乎使她非常感動。奶奶又說:“沒人的時候我跟八子說,可得好好的,要不將來后悔一輩子。他倒是低頭兒聽著。別人說他,他連聽都不聽呢。”“他進工廠了?”“沒有。先前他想進工廠,人家說他不去插隊,不給他分配。這會兒人家給他分配了,他又嫌工作不好,不去,等著。他可倒也不缺錢花,又抽煙,又喝酒。他還老跟我說:象您這么老實管什么用!”  “惠芬三姐呢?”  “咳,還提惠芬呢!分配在外地,二十七八了,還沒個對象。他那個對象武斗的時候死了,惠芬總還是想著那個人,時常說點子不著邊兒的話,說不是那個人她就不結婚……可那個人都死了好幾年啦。  這都是八子跟我說的。頭些日子,我掃街時候碰上了惠芬,她頭兒也不抬。八子說,她不是光不理我,誰她都不理……”  我想起六六年查抄四舊的時候了,在院子里,惠芬三姐和一個男大學生說話,那男的又高又魁梧,“他會不會就是惠芬三姐的對象呢?”  唉!“奶奶,咱們包扁豆餡餃子吧!”我說。世上的事都想明白了好像也不符合辯證法。  “行啊!”奶奶高興起來:“我給你錢,你去買肉餡吧。”  媽媽給我寫信的時候就說,回了北京好好照顧奶奶,想辦法給奶奶弄點好的吃。奶奶一個人老是熬粥、吃饅頭、炒白菜什么的;她不愿意去買肉,怕讓人看見說她沒改造好。  “您管它那些呢!”我說:“肉鋪里賣肉就是為讓人吃的。革命就是為讓所有的人都過好日子!”  “可還有好些人連饅頭、炒白菜都吃不上呢。老家的人,好些貧下中農,吃也吃不飽。”奶奶一本正經的神氣。  我真得承認:奶奶的覺悟比我高。我開了個玩笑:“您可不能這么說。您說貧下中農現在還吃不飽,那還行?”  奶奶嚇壞了,說不出話來、可不?在那些年,這可不是玩笑。  最后這幾年,奶奶依舊是很忙。天不亮就去掃街。吃了早飯就去參加街道上辦的“專政學習班”。下午又去挖防空洞。  “您這么大歲數,挖什么呀?還不夠添亂的呢!”我說。  奶奶聽了不高興:“我能幫著往外撮土。”  “要不我替您去吧。我挖一天夠您挖十天的。我替您去干一天您就歇十天。”  “那可不行。人家讓我去是信任我。你可別外頭瞎說去。好不容易人家這才讓我去了。”  奶奶還是那么事事要強。  最讓奶奶難受的是人家不讓她去值班。那時候,無論春夏秋冬,不管刮風下雨,北京所有的小胡同里都有人值班。絕大多數是沒有工作的老頭、老太太,都是成份好的,站在胡同口,或拿個小板凳坐在墻角里,監視壞人,維護治安。每個人值兩個小時,一班接一班。奶奶看人家值班,很眼熱,但她的成份不好。  一天,街道積極分子來找奶奶,說是晚十點到十二點這一班沒人了,李老頭病了,何大媽家里離不開,一時沒處找人去,讓奶奶值一班。奶奶可忙開了,又找棉襖,又找棉鞋。  秋風刮得挺大。  “真要是有壞人,您能管得了什么?他會等著讓您給他一拐棍兒?”  “人家這是信任我。”  “就算您用拐棍兒把他的腿勾住了,他也得把您拉個大馬趴。”  “我不會喊?”  “我替您去吧。”  “那可不行!”奶奶穿好了棉衣,拿著拐棍兒,提著板凳,掖著手電筒,全副武裝地出了門。  我出門去看了看。奶奶正和上一班的一個老頭在聊天。還不到十點。兩個人聊得挺熱火。風挺大,街上沒什么人。那老頭在抱怨他孫子結婚沒有房……十點剛過,奶奶回來了。  “怎么啦?”奶奶說:“又有人接班了。”臉色挺難看。  “有人了更好。咱們睡覺。”  奶奶不言語,脫棉襖的時候,不小心把手電筒掉地上了,玻璃摔碎了。  “您累了吧?我給您按摩按摩?”  奶奶趴在床上。我給她按摩腰和背。她還是一到晚上就腰酸背疼。  我想起小時候給奶奶踩腰,覺得她的腰背是那樣漫長。如今她的腰和背卻像是山谷和山峰,腰往下塌,背往上凸。  我看見奶奶在擦眼淚。  “算了,什么大不了的事兒!”我說。  “趕情你們都沒事兒。我媽算是瞎了眼,讓我到了你們‘老史家’來……”  海棠樹的葉子又落了,樹枝在風中搖。星星真不少,在遙遠的宇宙間癡癡地望著我們居住的這顆星球……那是一九七五年,奶奶七十三歲。那夜奶奶沒有再醒來。我發現的時候,她的身體已經變涼。估計是腦溢血。很可能是腦溢血。  給奶奶穿鞋的時候我哭了。那雙小腳兒,似乎只有一個大拇趾和一個腳后跟。這雙腳走過了多少路呵。這雙腳曾經也是能蹦能跳的。  如今走到了頭。也許她還在走,走進了天國,在宇宙中變成了一顆星星……現在畢竟不是過去了。現在,在任何場合,我都敢于承認:我是奶奶帶大的,我愛她,我忘不了她。而且她實在也是愛這新社會的。  一個好的社會,是會被幾乎所有的人愛的。奶奶比那些改造好了的國民黨戰犯更有理由愛這新社會。知道她這一生的人,都不懷疑這一點。  當然,最后這幾年,她心里一定非常惶惑。我不能原諒自己的是這樣一件事:那時每天晚上,奶奶都在燈下念報紙上的社論。在那個“專政學習班”里,奶奶是學的最好的一個。她一字一頓地念,象當年念掃盲課本時那樣。我坐在桌子的另一邊看書。顯然是有些段落她看不大懂,不時看看我,想找機會讓我給她講一講。我故意裝得很忙,不給她這個機會,心想:您就是學得再好再虔誠些,人家又能對您怎么樣?那正是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時候,凈是些狗屁不通的社論。奶奶給我倒茶,終于找到了機會。  “你給我講講這一段行不?”  “咳,您不懂!”  “你不告訴我,我可不老是不懂。”  “您懂了又怎么樣?啊?又怎么樣?”  奶奶分明聽出了我的話外之音。她默默地坐著,一聲不響。第二天晚上,她還是一字一句地自己念報紙,不再問我。我一看她,她的聲音就變小,挺難為情似的……老海棠樹還活著、枝葉間,星星在天上。我認定那是奶奶的星星。  據說有一種螞蟻,遇到火就大家(www.lz13.cn)抱成一個球,滾過去,總有一些被燒死,也總有一些活過來,繼續往前爬。人類的路本來很艱難。前些時候碰上了惠芬三姐,聽說因為她文革中做了些錯事,弄得她很苦惱,很多事都受到影響。我就又想起了奶奶的星星。歷史,要用許多不幸和錯誤去鋪路,人類才變得比那些螞蟻更聰明。人類浩蕩前行,在這條路上,不是靠的恨,而是靠的愛……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史鐵生作品_史鐵生散文集 史鐵生:我與地壇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老家分頁:123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八)  71、《無聊多是清閑所致》  極端的清閑,  帶來極度的無聊,  閑得發慌,  閑得郁悶,  閑會閑出病來。  整天有事做,  就沒有心思去煩惱。  有追求的目標,  就不會無聊郁悶。  多有做事的歡樂是養生之道。  每日提醒:忙碌之余,清閑片刻。  人生頓悟:找事做。  72、《不做金錢的奴隸》  金錢不是萬能的,  雖然商品經濟不可缺少金錢,  鳥兒系上金錢飛不上藍天。  金錢一旦變成繩索,  會勒死一個人。  張口金錢,閉口金錢,  不能窮的只剩下金錢。  人的一生不能為掙錢而掙錢,  否則會變成可怕的數字游戲。  金錢要為人類更好的服務。  每日提醒:錢既是好東西,又是害人的東西。  人生頓悟:淡泊。  73、《學會簡單生活》  有一名人說過:  “你越習慣于奢華的生活,  你就越發陷入被奴役的地位。  因為你的需求越多,  你的自由受到的限制就越大。”  需求越少,生活就越幸福。  這是一條古老的道理,  貪吃是蠢豬的本性,  貪財是笨鳥的習慣  貪權是傻虎的幻夢。  每日提醒:丟掉不該擁有的東西。  人生頓悟:舍棄。  74、《不要過于計較別人無端的評價》  沒有一幅畫是沒人評價的,  沒有一個人是沒人指責的,  你要是沉默寡言,  有人會指責“城府很深”,  你要是善于健談,  有人又會指責“夸夸其談”;  你要是贊美別人,  有人會指責“別有用心”,  你要是善于批評,  有人更會暴跳如雷“多管閑事”……  每日提醒:光看別人臉色,你還活不活。  人生頓悟:擁有自我,又不局限于自我。  75、《保持簡潔》  生活簡潔的人,  獲得的幸福也越多;  說話簡潔的人,  獲得的贊譽也越多;  人為沒有必要的東西而活,  會越活越沉重。  一句話可以表達,  為什么非要用十句話來羅嗦?  簡潔是美德,  只有智慧的人,  才會簡潔。  每日提醒:簡潔不僅節省時間,而且能去很多煩惱。  人生頓悟:學會簡潔。  76、《不甘寂寞多煩惱》  人人都有寂寞難熬的時刻,  沒有信仰就會心靈寂寞;  沒有事做就會清閑煩悶,  刻意自我封閉就會寂寞無援,  灰暗心境更會寂寞一片。  有人能耐得住寂寞,  逐漸能成人生的“正果”  有人耐不住寂寞,  就會頭腦發昏,  干出身敗名裂的蠢事。  每日提醒:寂寞多是自找的。  人生頓悟:自我修養。  77、《任何困難都是有益的》  先苦后甜式的生活,  是最佳的人生模式。  苦難是種財富,  能使人更理解生活,  能使人更明白人生的真諦,  于是越會珍惜人生,  越會熱愛生活,  越會奮發向上。  能夠從苦難中坦然地走過來,  說明這個人已經很成熟。  每日提醒:苦難能磨練我們的意志。  人生頓悟:人苦志更強。  78、《正人先正己》  要求別人做到的,  自己必須首先作到。  言教不如身教,  托爾斯泰認為:  “要讓所有人都做的要,  首先必須自己做好。”  你感到生活無味,  要想改造生活,  首先要改造自己對生活的態度,  “微笑示人,充滿信心”。  每日提醒:對人嚴,對己更嚴。  人生頓悟:自己先做好。  79、《人貴有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人無自知之明,  就會走兩個極端:  要么自我感覺良好,  自傲自大,自戀自狂;  要么缺乏自信,  自輕自卑,自賤自暴,  沒有自知之明多是輕狂之人,  沒有自知之明多有狂妄和輕賤之舉。  每日提醒:了解自己比了解別人更重要。  人生頓悟:剖析、完善。  80、《失業不失志》  市場經濟,競爭時代,  下崗失業已是家常便飯,  從業不敬業,  就會馬上下崗失業。  身無一技之長,  也會下崗失業……  下崗不可怕,  可怕的是從此消沉墮落。  重新振作起來,  從頭開始,這是大寫的人生。  每日提醒:在崗要有失業的憂慮。  人生頓悟:多有謀生的技能。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一)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二)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三)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四)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五)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六)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七)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八)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九) 人生感悟日志分頁:123

宗璞:廢墟的召喚  冬日的斜陽無力地照在這一片田野上,剛是下午,清華氣象臺上邊的天空,已顯出月芽兒的輪廓。順著近年修的柏油路,左側是干皺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堅硬,這里那里,點綴著斷石殘碑。右側在夏天是一帶荷塘,現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轉過布滿枯樹的小山,那一大片廢墟呈現在眼底時,我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歷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臘羅馬時代。而在亂石衰草中間,仿佛該有著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隱若現,迷離撲朔,因為中國社會出奇的“穩定性”,幾千年來的傳統一直到那拉氏,還不中止。  這一帶廢墟是圓明園中長春園的一部分,從東到西,有圓形的臺,長方形的觀,已看不出形狀的堂和小門的方形的亭基。原來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稱西洋樓。在莽蒼蒼的原野上,這一組建筑遺跡宛如一列正在覆沒的船只,而那叢生的荒草,便是海藻,雜陳的亂石,便是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來這里,曾想,下次來時,它該下沉了罷?它該讓出地方,好建設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來,它還是停泊在原野上,遠瀛觀的斷石柱,在灰藍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著,顯得西周那樣空蕩蕩,那樣無依無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門,依然卷著波濤。觀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陳列著兵器甲胄,那雕鏤還是那樣清晰,那樣有力。但石波不興,雕兵永駐,這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閑地、若無其事地停泊著。  時間在這里,如石刻一般,停滯了,凝固了。建筑家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建筑的遺跡,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歷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許是堂側)的石飾,像一個近似半圓形的容器,年輕時,曾和幾個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現在石“碗”依舊,我當然懶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卻欣然。因為我的變化,無非是自然規律之功罷了。我畢竟沒有凝固——。  對著這一段凝固的歷史,我只有悵然凝望。大水法與觀水法之間的大片空地,原來是兩座大噴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標準境界,所以以“法”為名。西行可見一座高大的廢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覺得人是這樣渺小,天地是這樣廣闊,歷史是這樣悠久——路旁的大石龜仍然無表情地蹲伏著。本該豎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許很想馱著這碑,盡自己的責任罷。風在路另側的小樹林中呼嘯,忽高忽低,如泣如訴,仿佛從廢墟上飄來了“留——留——”的聲音。  我詫異地回轉身去看了。暮色四合,與外觀的石塊白得分明,幾座大石疊在一起,露出一個空隙,像要對我開口講話。告訴我這里經歷的燭天的巨火么?告訴我時間在這里該怎樣衡量么?還是告訴我你的向往,你的期待?  風又從廢墟上吹過,依然發出“留——留——”的聲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喚!召喚人們留下來,改造這凝固的歷史。廢墟,不愿永久停泊。  然而我沒有為這斗爭過么?便在這大龜旁,我們幾個人曾怎樣熱烈地爭辯呵。那時的我,是何等慨慷激昂,是何等地滿懷熱忱!但是走的只管走了。和人類比較起來,個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而我們呢?我們的經歷自不必提起了。我卻愿無愧于這小得多的概念。楚國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辭的光輝,不是永遠充塞于天地之間么?  空中一陣鴉噪,抬頭只見寒鴉萬點,馱著夕陽,掠過枯樹林,轉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紅色的西天。在它們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艷麗的時刻,西山在朦朧中涂抹了一層嬌紅,輪廓漸漸清楚起來。那嬌紅口又透出一點藍,顯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氣中摸得著的寒意。  這景象也是我熟悉的,我不由得閉上眼睛。  “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身旁的年輕人在自言自語。事隔30余年,我又在和年輕人辯論了。我不怪他們,怎能怪他們呢!我囁嚅著,很不理直氣壯。“留下來吧!就因為是廢墟,需要每一個你呵。”  “匹夫有責。”年輕人是敏銳的,他清楚地說出我囁嚅著的話。“但是怎樣盡每一個我的責任?怎樣使環境允許每一個我盡責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間。  我忽然理直氣壯起來:“那怎樣,不就是內容么?”  他不答,他也停了說話,且看那瞬息萬變的落照。迤邐行來,已到水邊。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著綺輝。遠山凹處,紅日正沉,只照得天邊山頂一片通紅。岸邊幾株枯樹,恰為夕陽做了畫框。框外嬌紅的西山,這時卻全是黛青色,鮮嫩潤澤,.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樣,似與這黃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淺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樹旁亂草中惠宰有聲,原來有人作畫。他正在調色板上蘸著顏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樣才能把那奇異的色彩捕捉在紙上。  “他不是畫家。”年輕(www.lz13.cn)人評論道,“他只是愛這景色——”  前面高聳的斷橋便是整個圓明園唯一的遺橋了。遠望如一個亂石堆,近看則橋的格局宛在。橋背很高,橋面只剩了一小半,不過橋下水流如線,過水早不必登橋了。  “我也許可以想一想,想一想這廢墟的召喚。”年輕人忽然微笑說,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間。  我們仍望著落照。通紅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遠山顯出一層層深淺不同的紫色。濃處如酒,淡處如夢。那不濃不淡處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蘿,這鋪天的霞錦,需要多少個藤蘿花瓣啊。  仿佛聽得說要修復圓明橋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廢墟呢?最好是遠瀛觀一帶,或只是這座橋,也可以的。  為了什么呢!為了憑吊這一段凝固的歷史,為了記住廢墟的召喚。   宗璞作品_宗璞散文 宗璞:報秋 宗璞:好一朵木槿花分頁:123


台中團隊-愛康明好賺錢嗎? 想要瞭解聯繫誰
康樂富桃園說明會-康樂富加入能不能掙錢? 怎麼賺取收益? 台南團隊-愛康明加入該找誰 愛康明註冊真的是免費的嗎台北團隊-康樂富投資理由是什麼 台南團隊-康利富最少可投資多少 愛康明沒經驗能做嗎

arrow
arrow

    k57wje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